協同合作-輔以達 Cooperation- Vojta~物理治療師 黃雅惠

107年07月05日

協同合作-輔以達  Cooperation- Vojta

                                                            物理治療師      黃雅惠

在飛了將近14個小時後,終於抵達了歐洲,雖然這不是第一次坐這麼長程的飛機,但卻是第一次參與國際研討會和去IVG總部Siegen見習,矛盾地抱持著興奮雀躍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出發~

這次參加的國際輔以達研討會恰逢是50週年的紀念研討會,所以有幸能親眼看到許多在輔以達領域上的大師和聽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醫師和治療師在輔以達領域上運用的實證研究,從新生兒、兒童、成人到老人,面向包含腦性麻痺、動作疾患、呼吸疾患、肩關節疼痛、中風、腫瘤等,甚至在輔以達治療上被列為禁忌症的成骨不全疾患,在這次研討會上也有治療師提出來分享,讓人覺得輔以達是一個不斷在往前邁進的專業學派,而自己能身在其中!

此外,這次研討會和工作坊也非常著重人文溝通上的專業分享,治療師/醫師與孩子、家長關係的建立,如何引導家長與孩子互動(面帶微笑、眼神注視、正向口語及等待等),如何引導家長為孩子進行輔以達治療,這些面向在IVG總部Siegen見習時更是體會深刻~猶記得當孩子與家長們進治療室後,德國老師先是親切的打招呼,與孩子互動,再慢慢的請家長將孩子衣物脫去,再觀察孩子的動作表現,然後才開始進行治療,在過程中,可看到家長和治療師都是面帶微笑、不急不徐的與孩子互動,請孩子配合擺位,讓孩子在情緒平穩下進行,而不是急於扒光孩子衣物進行治療,或是一直執行,忽略了與孩子對話和適時安撫,我想輔以達治療之所以成功,必不是偶然,是一次次的與孩子及家長協同合作達成的,其內涵也是自己需重新檢視學習的。

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跟在德國老師旁邊見習的我就像是一個陌生人,德國老師除了詢問家長是否能讓我對孩子執行輔以達(在資深輔以達治療師前,好緊張!怕漏氣⋯)外,在會自己表達的孩子面前,也會詢問,孩子同意了才會讓我是施作,當下看到這個部分讓我覺得輔以達真的是很尊重孩子,以全人的模式來協同孩子進行,而非只是為做而做~

 在見習時,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堅持」與「溝通」,在跟德國老師去新生兒加護病房對兩個月的早產兒進行輔以達治療時,因為孩子哭泣的行為,家長不忍心一度要停止治療,但老師還是持續進行,並在治療後,明確清楚的跟家長說明孩子很努力的在工作,孩子的表現是什麼,在監測儀器上的變化(血氧從80幾回到100)等等,花了許多時間再跟家長做溝通,讓家長知道這個治療方法對孩子是需要的,有幫助的,家長也需為孩子在院去執行。看到這樣的畫面,聽到老師的「堅持」,不禁令我反思,若自己碰到同樣的情況,還會如此勇氣堅持地與家長溝通嗎?並說服家長也能配合在家進行嗎?在德國,家長是輔以達治療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是以治療師教導家長為主,讓家長在家執行。

這次的研討會和見習,真的是收獲良多!聽、看、學習及感受到了輔以達的不同面向。感謝台灣輔以達學會的協助,安排見習活動,也特別感謝指導我的兩位資深輔以達治療師,期許自己在未來也能像帶領我的老師一樣成為一具人文和專業並存的成熟輔以達治療師~